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

滿者伯夷王國--Mjapahit

滿者伯夷王國簡介


Majapahit(滿者伯夷)13世紀時東爪哇的一個王國,位於今日泗水的西南。元史》稱為麻喏巴歇,《明史》稱為滿者伯夷。從12931500,滿者伯夷王國曾統治馬來半島南部、婆羅洲蘇門答臘巴厘島,其領土範圍於巔峰時期甚至遠至泰國南部、菲律賓、東帝汶。而法國東方學家費琅認為「maja pahit」 來自印尼的一種果樹(Aegle marmelos)的名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 滿者伯夷王國的創立者是克塔拉亞薩(Kertarajasa)。1293年,元世祖(Kublai Khan)命將領率領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,從泉州渡海登陸爪哇,和克塔拉亞薩聯合,平定了東爪哇。但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,擊退元軍,統一爪哇。從1293年至1500年,Majapahit 王朝是整個馬來群島最後一個印度教王朝,也是印尼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偉大王朝,一些史學家們認為,在滿者伯夷的極盛時期,特別是在加札馬達(Gadjah Mada) 擔任首相期間,滿者伯夷的領土幾乎涵蓋了大部份現今印尼的國土,甚至部份現今馬來西亞的領土。滿者伯夷王朝不只是政治上的黃金時期,在文化上也有著為人稱道的表現,在宮廷的贊助下產生了由詩人普拉班卡(Prapanca)所撰寫的重要史書《那加克塔加瑪》(Nagarakertagama)以及詩人坦圖拉爾(Tantular)所撰寫的《阿茹那維瓦哈》(Arjunavivaha)、《普魯沙達桑塔》(Purushadasanta)等重要文學著作,十四世紀更產生許多結合印度與爪哇建築經典的寺廟與浮雕。

        滿者伯夷的強盛同時也因著西方世界從黑暗時期逐漸走出,十字軍長達兩百年的八次東征,也間接促成了貿易、商業與農業的變革,並發展出對亞州香料的廣大需求,滿者伯夷繁忙的港口帶來大量的稅收,國力因之大大提昇。然而滋養王朝壯大的香料貿易,逐漸成了內耗的力量。王國內部的商社激增,過去受支配的港口也開始各行其事。而因著頻繁與阿拉伯人間的貿易往來,竟也讓回教的力量在馬來群島日漸茁壯,不少回教王國建立,其中馬來半島的「麻六甲王國」因著樞紐的地位,崛起成為貿易與政治上的競爭者,並加入而更加壯大了回教的力量。

       15世紀末,滿者伯夷王國終不敵四面八方而來的回教勢力被東爪哇滅,不過為數眾多的滿者伯夷王朝的印度教軍人、印度教僧侶、貴族、藝術家和工匠等,為了躲伊斯蘭教徒的欺壓,紛紛逃往峇里島避難,並堅拒回教勢力的入侵,開啟了另一段黃金時代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雖然滿者伯夷興衰的史實來自中國典章與印度史詩拼湊而來,但卻被一再地推崇,即便是後來的回教王朝,都試圖以繼承滿者伯夷,以代表其正統性與皇室血統的淵源。峇里島人更驕傲地宣稱他們是真正的滿者伯夷的子嗣。而近代的愛國主義運動者,都以再現滿者伯夷的光榮與輝煌,作為政治宣傳的口號,蘇卡諾總統並以這段史實,確立立都爪哇為國家政治中心的正統性。
 

心得感想


       我覺得滿者伯夷王國很能代表東南亞地形下產生的文化,充滿了兼容並蓄,地處在重要的海陸運輸樞紐,自然很容易受到外來文化影響,在貿易上也多跟其他國家有往來,對於亞州的進步與文化交流有不少貢獻,所以當研究一個王國的發展時,除了在軍事上領土上的豐功偉業,應該也要注意到他在文化上的發展,雖然後來因為回教的勢力發展打敗了這個王國,但其在東南亞的文化發展影響力不容小覷。

       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看到維基百科的介紹裡有個有趣的介紹:滿者伯夷國王居處有十米高的牆,房屋如架樓,高十幾米。國人好鬥,身帶一尺尖刀,最憎恨別人摸小孩子的腦袋,如被小孩子的父親看見,必定拿刀追殺。雖然因可以找到資料太少所以沒辦法對於這方面多做介紹,但是我覺得這個文化很有趣,同樣的動作在不同文化真的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,摸頭這種友善的慣性舉動,竟然會惹來殺生之禍,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要互相學習彼此的文化吧,不然一不小心,觸犯大忌,後果就不堪設想了。


資料來源: 
http://blog.yam.com/legendary_hotels/article/10553225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BB%A1%E8%80%85%E4%BC%AF%E5%A4%B7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BYt0S1afER9mn3v3jnlpZTwj4qPyHT0DRhW3og--/article?mid=3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